公司动态

发酵生产中杂菌的检查与防治

第一节

 

发酵生产中杂菌的检查与防治

 

 

一染菌的检查与判断

 

 

凡是在发酵液或发酵容器中侵入了非接种的微生物统称为杂菌污染,与早发现杂菌,

与早采取相应措施,

对减少由杂菌污染造成的损失至关重要。

因此检查的方法要求准确、

速。目前发酵生产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下列几种:

 

1

.显微镜检查

 

一般单染色后用油镜观察,凡是从视野中发现有形态与生产菌株不同的菌体都可认为

是污染了杂菌。

 

优点:简便、快速,能与时检查出杂菌。

 

缺点:

1

)对固形物多的发酵液检查较困难;

 

2

)对含杂菌少的样品不易得出正确结论,应多检查几个视野;

 

3

)由于菌体较小,本身又处于非同步状态,应注意区别不同生理状态下的生产菌与

杂菌,必要时可用进行革蓝氏染色、芽孢染色等辅助方法进行鉴别。

 

2

.平板检查

 

若怀疑发酵液被细菌污染,可取少量待检发酵液涂布在肉汤平板上,在适宜条件下培

养,若出现与生产菌株形态不一的菌落,

就表明可能被杂菌污染;

若要进一步确证,可配合

显微镜形态观察,若个体形态与菌落形态都与生产菌相异,则可确认污染了杂菌。

 

优点:

1

)适于固形物多的发酵液;

 

2

)形象直观,肉眼可辩,不需仪器。

 

缺点:

1

)所需时间较长,至少也需

8

小时;

 

2

)无法区分形态(包括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)与生产菌相似的杂菌,如啤酒生产中

污染野生酵母时,

由于啤酒酵母与野生酵母很难从形态上加以区分,

只能借助生理生化试验

进行确认。

 

3

)检查过程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。

 

3

.肉汤培养检查法

 

此法主要用于空气过滤系统和液体培养基的无菌检查。具体方法是将葡萄糖酚红肉汤

培养基(牛肉膏

0.3%

,蛋白胨

0.8%

,葡萄糖

0.5%

,氯化钠

0.5%

1%

酚红溶液

0.4%

pH7.2

)装在吸气瓶中,经灭菌后,置

37 

℃培养

24

小时,若培养液未变浑浊,表明吸气

瓶中的培养液是无菌的,

就可用于空气过滤系统的杂菌检查。

把过滤后的空气引入吸气瓶的

培养液中,

经培养后,

若培养液变混,

表明过滤后的空气中仍有杂菌,

说明过滤系统有问题,

若培养液未变混,说明空气无菌。

 

此法还可用于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,取少量培养基接入肉汤中,培养后观察肉汤

的浑浊情况即可。

 

4

.根据发酵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来判断是否染菌

 

平台注册入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