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动态

清华学术报告:非遗借直播、短视频实现活态传承

年轻人在短视频、直播中感受戏曲唱腔、品味民乐音韵,已是普遍现象。2022年12月8日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联合抖音发布《活态传承-直播打赏与非遗传播研究报告》(下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指出,非遗从业者通过直播间、短视频进行文化展演,扩宽创收渠道,获得观众认同;大众借打赏进行文化消费,助力非遗实现“活态传承”。

《报告》分析,以往非遗传承以“博物馆”式的记录留存为主,脱离大众生产生活。直播、短视频中,年轻群体用点赞、打赏、消费等方式表达对非遗的“欣赏”,非遗从业者获得经济和物质的双重认同,激发创作热情,坚定传承信心。大众用经济活力促发传播生机,直播打赏成为非遗传承的“点金石”,加速非遗传播从静态通往活态、从守旧走向出新。

“活态传承”侧重“活水养鱼”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陈昌凤认为,传统媒介时代,非遗传承以口传心授为主,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户参与、互动、消费的热情,观看电视、浏览报纸的受众即便想助力非遗传播、实现价值共创,也面临没有门路的窘境,吸引大众参与的“活态传承”无从谈起。非遗传播活力受限,传承人容易获得精神价值与文化价值,较难实现个人经济价值。

“如今,直播、短视频平台丰富了传承者实现价值的渠道,调动了大众参与非遗的热情,打赏、直播带货等经济方式进一步释放了非遗传播的活力”,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张铮观察到。

公开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6月,国家级非遗项目抖音覆盖率99.74%,相关视频点赞超94亿。过去一年,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%,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,获得打赏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%,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%;其中,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%,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%。

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方晓风评价,非遗传承人相较于其他领域从业者,技能的提升要经历长期文化积淀与锤炼,因此更需要大众给予物质层面的帮扶与价值层面的认同。

资深二胡教师、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颜云玉在抖音直播中,借助弹幕、视频连线等方式向用户讲解二胡演奏技巧,许多观众用打赏表达对国乐的喜爱,并留言想去剧场看演出。“能随时收获来自观众的直接反馈,勉励我要用更优质的内容,来回馈他们”,颜云玉说。

《报告》统计,2022年,非遗在抖音平台的日均搜索量是2019年的三倍有余,相关话题热度指数较2021年翻了一番。直播打赏作为新型经济行为,在物质层面,传承者获得经济收入,改善生活水平;在精神上,传承者获得心理认同与支持,实现个人价值。同时,传承者可借助线上引流,带动线下的文化消费,推动非遗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抖音直播运营总监石敏介绍,抖音先后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“DOU有好戏"、助力中国舞普及“舞蹈传承计划”、助力国乐传承的“DOU有国乐”等计划,帮助演员、从业者打造线上舞台、获得收入,服务非遗传播传承。

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教授冷凇认为,互联网平台的实践,也折射出直播行业从秀场直播到内容直播的价值取向变迁,已从内容生态的粗糙、娱乐走向创意、美学,这是平台、用户、主播共同筛选的结果。下一步,要继续秉持“多主体协同参与”的思路,政府、社会、平台、传承人多方合力,培养欣赏非遗的审美氛围,推动非遗走近生活、走向未来。

编辑:李华山

平台注册入口